1.
亲吻海兽的人们
2.
李继才,河南周口人。高中毕业后,为了实现游遍中国名胜的梦想,怀揣1500元压岁钱走出家门。在旅途中看过一场海兽表演后,对动物的狂热喜爱让销售员小李变成了驯兽师小李。2011年,李继才追随青梅竹马的女友来到厦门,在鼓浪屿上的海底世界重操旧业。由于表现优异,年纪轻轻的他已成为海兽部的领班。
3.
现已成家的李继才,为了上班方便,在鼓浪屿与同事合租一间单间,每月房租800元。闲暇时,他通常是在电脑游戏的陪伴中度过。他觉得现在考虑未来为时尚早,“买不起房,就租房呗,我觉得租房没啥不好”。他说驯兽师的职业前途是很明朗的,训练师,领班、经理,再到馆长,他决定踏踏实实走下去。
4.
布莱克是一只体重超过500斤的雄性海狮。拍摄时,它正处在发情期,脾气变得很烦躁。为了达到“舌吻”的效果,李继才费了很长时间诱导布莱克吐出舌头。爱动物,是留在这的每一个员工的共同特质。但对动物有“爱心、耐心、细心”的要求,和每日打扫动物大便的枯燥,却让许多因为好奇入行的新员工改变了主意。李继才和他的同事很享受这份和动物一起工作的单纯心境。
5.
在李继才的同事中,也有许多从北京馆、南京馆等地跳槽来厦门的,他们大多因为是福建本地人或是有家人在福建,所以来到这里。由于劳动部门尚未出台海洋驯兽师职业资格评定规范,目前衡量驯兽师的水平主要靠个人经验和业界口碑。
6.
当年在外省一家海洋馆当学徒的李继才,经常偷学前辈的驯兽手势和口令,没想到还让海狮学会了张嘴。得意的他常常趁打扫之余,用手捅笼子里的海狮,海狮笨重地把头向后仰,看着这憨态可掬的模样,李继才“肆无忌惮”起来。不久,这只海狮在表演时突然攻击驯兽师,李继才这才意识到闯了大祸。
7.
每一个海洋馆,对于驯兽的手势和口令都有严格地标准化管理。任何人不得对动物滥发命令,甚至是乱吹哨子,更不能随意接触动物,只要动物响应命令做出动作,便无一例外地要给予奖励。这些海洋哺乳类动物均为野生,与狗不同,即使是海豚也是野性未尽,仍具一定的攻击性。并且,不同的口令和手势也会让它们无所适从。
8.
潜水,是驯兽师们每日的必修课。在每天末场表演散场后,驯兽师会潜到池底打捞异物。因为表演馆人来人往,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游客会向池里乱扔垃圾。湿纸巾、奶茶杯、塑料袋是池底“常客”,甚至还打捞过铁块。海豚一旦误食湿纸巾等物品极其危险。还曾有游客抱着小女儿,在散场后,趁驯兽师不备偷偷溜进工作区,喂海狮酸奶,导致海狮因陌生人的靠近受到惊吓。
9.
“宝宝”是一只宽吻海豚,由于出生在野外,无法断定他的准确年龄,但它腹部的“老年斑”告诉我们,它已经20多岁了,相对于海豚30~40年的寿命,“宝宝”已开始安享晚年,整日呆在池中自由玩耍。对于电影《海豚湾》,李继才说“痛心的同时,我也在反思,湾中海豚的命运或多或少也和我的职业有牵连”。
10.
每天,驯兽师都要潜入5米深的池子里和宝宝玩耍一会,看见李继才下水,宝宝迅速游来,孩子一般地围绕在小李周围。你也许想不到,如此温顺的海豚,竟然能打败大白鲨。它的杀手锏在于高速游动带来的巨大撞击力,而鲨鱼是软骨鱼类,内脏经受不起大力的冲撞。宝宝在水下用尾部抽打池壁发出的巨大声响,在水面上都能清晰听见。
11.
这是驯兽师们为海豚“宝宝”量身订制的玩具。海豚的皮肤摸起来,如同婴儿般娇嫩,它很喜欢这些玩具,一玩起来甚至可以忘记睡觉。当驯兽员不便下水时,就会让海狮下表演池捡回玩具。这一来二去,宝宝以为是海狮来偷它的玩具,便记恨上那只黑笨的“小偷”,见一次撞一次,海狮觉得很是委屈。
12.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海豚是最聪明的动物,单看外观也远比呆呆的海狮有脑子。但在驯兽师眼中,智商高低还得看具体个体。“有愚蠢的海豚,也有极聪明的海狮”,李继才说,他在初登舞台时,海狮听见音乐响起,根本不等他发出口令,自顾自地做完了整套表演动作,把驯兽师晾在一边。
13.
平静的水下工作,有时也会有紧张时刻。在水底抽筋,并不是李继才最紧张的时刻。一次,李继才和同事们潜入鲨鱼池捕捉鲨鱼。池中游弋着十余条公牛鲨,凶猛程度仅次于大白鲨。谁知8人入水后,场馆突然停电。惊慌中,水里的同事打开了电筒。受到光线刺激的公牛鲨们,像疯了般满池狂游。李继才和他的同事急忙镇定,伏在水底。
14.
每天表演结束,海狮进入训练时间,令人意外的是,每天的训练时长只有10分钟。因为时间太长,不仅无用,而且会增加动物的压力,产生抵触情绪。聪明的海狮学动作很快,即使是人类都很难做到的连续顶球接球,海狮也只需训练约1个月。难度最高的动作,是单手倒立,通常2个月也能学会。前肢长,可立起上半身,这是海狮区别于海豹的最大特点。
15.
每天清晨七点半,驯兽师们都要准备海兽们一天所需的食物和饵料。海兽们每天要混合进食鱿鱼、巴浪鱼、多春鱼及俄国进口鲱鱼等四种食物,每只每日进食约6千克。他们对冰冻的鲱鱼挑选极严格,鱼皮稍有破损,整条鱼就会被扔掉。所有的内脏部分都被丢弃。饵料做完,只能留下六七成的重量。
16.
驯兽师每天都会给海狮补充水分。虽然饵料也是来自大海,但由于经历长途运输、冰冻解冻等过程,许多微量元素流失。为了补充营养,驯兽师会将维生素片藏在某一种鱼中。但有时聪明的海狮发现后,会将药片吐掉,并不再碰那种鱼。驯兽师的高招是,每天把药藏在不同的鱼里,让海狮“凌乱”。
17.
海底世界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当然也有一批忠实的本地观众,有夫妇带着孩子,也有老人。每到节日庆典,海狮们就喜欢与时俱进,不仅大跳《江南style》里的骑马舞,还扮起了白娘子,演起了“西湖偶遇”。
18.
发自内心的笑,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工作变得有趣而有意义,这就是李继才所在的团队。在他们当中,有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的住院医生,也有体校学游泳的女健将,还有专业的主持人,因为爱动物,所以他们聚在了一起。按李继才的话说,“生活,就应该是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吃喝玩乐”。
《与海兽亲吻的人》拍摄手记——海洋馆的动物都是“主子”
海洋馆,一个洋溢着欢笑与轻松的所在;
驯兽师,一份在常人眼中看似充满趣味的工作;
海狮、海豹、海狗,一群多数人不能区分,却能“萌”煞众人的野生动物;
令我意外的是,这里的动物都是“主子”。而印象中只有发达国家才会挂在嘴边的“动物福利”,并不是空虚的概念。
首要原因是动物价格昂贵,是海洋馆的核心财产。
按行情价,购买一只海豚需花费60万~100万元,而海狮的价格也在30万~40万元间。
来自异国他乡的野生动物来到厦门,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它们对水质、水温、食物的多样性等等因素都十分敏感。稍有“招待不周”,很容易生病。
在驯兽师早晨做饵料时,我发现他们对冰冻的鲱鱼挑选极严格,鱼皮稍有破损,整条鱼就会被扔掉。饵料做完,只能留下六七成的合格品。
海兽们每天要混合进食鱿鱼、巴浪鱼、多春鱼及俄国进口鲱鱼等四种食物,每只海兽每日进食约6千克。
驯兽师还要将各种维生素片藏在食物里,以补充鱼类在冰冻、解冻过程中丢失的营养。
除了不能让动物生病,驯兽师还得让动物们活得“顺心”。
“要明白我们训练动物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让观众对海洋动物有概念,从而唤起大众爱护自然的意识。以后碰到海狗鞭一类的药品时,想想它们的可爱模样,或许会放弃消费念头。”李继才说,动物稍有劳累,我们宁愿不演。
令人吃惊的是,除每天不到1小时的表演时间外,这里的动物日均只需训练10分钟。剩下的时间,除了进食和休息,驯兽师还得陪动物玩耍。为了投海豚所好,驯兽师特意给它用浮球和皮管制作了专用玩具。
近年来,鼓浪屿的人流量屡创新高,厦门海底世界也成为全国人流量前三位的海洋馆。高峰期,动物表演的场次也从每日4场调整到8~9场。
但动物的工作量却不能增加,因为过多的表演会让野性未除的动物们感到压力。驯兽师们只得将原本由两只动物参与的表演改为“独角戏”。
殴打动物的情况,鲜有发生。“因为经常挨打的动物性格会变得怪异,且记仇、攻击性增强;虽然通过打的方式,可以短时间内得出训练成果,但效果很不稳定。”
李继才说,曾有位驯兽师习惯用棍棒训练海狮。一天表演时,他没有持棒,正当观众们聚精会神欣赏表演时,海狮毫无预兆地袭击了驯兽师,这场报复是早已谋划好的。
对于驯兽师而言,动物最有力的“杀手锏”便是生病和罢工。难怪一位驯兽主管打趣说:“只要它们活得开心,我们就过得好”。
COPYRIGHT(C) POSITIVE ENERGY PUBLIC PLATFORM
正能量公益平台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2196号-2
亿网行网络制作维护 腾媒大数据营销推广支持
电子邮箱:chengui@znlc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