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2013年第一届义务支教老师:
第二排:钟富金、傅马秀、温敏琳、张梦、邱小容
第一排:赖素琼、苏婉婷、林顺琴、陈雪莹、覃安琪、董诗辰
前奏: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又是一路风尘仆仆、又是一夜星光灿烂、又是一味苦乐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凯歌,问世间志愿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
转眼间我的支教生活已经结束了,在25天(含4天假期)的时间里,我们由陌生到熟悉,分别时大家的依依惜别,都让我们倍感窝心,大家就像亲密无间的亲人,让我们有种回到了家的温馨感,对于这次活动我感触真的很深切,同时更是我成长过程中一段举足轻重的经历。在这25天(含4天假期)中我体会到了支教生活中的快乐和感动。以下是通过此次支教我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与感想(囊括了其他9位支教老师的总结)。
初期:7月30号下午,我们跟随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龙岩地区的志愿者们一起向支教地点(福建连城天马小学)出发。坐在去往天马小学的车上,我们心中无限期待着为期21天的支教生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一到那,就受到了当地志愿者,学校校长、学生与家长们的热情的迎接。充分感受到了他们的火热火热的欢迎之情。而且,他们也为我们安排了住宿地方,虽然简单,但是我们是来支教的,没有物质上的享受会有着精神上的享受。看着家长们与孩子们对我们来此支教如此的欢迎,我们应该为之而努力。
课前:我们要认真的准备教案,特别是教案目标、内容一定要明确。选择的内容不但充足而且内容的选择应该适合你所要教的年龄段学生的内容,越有趣越好。特别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她们感兴趣的知识,适当的引入一些,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在准备教案的同时避免我们在紧张时会忘记我们讲的内容。最好我们准备的教案要详细,因为我们在还没有足够讲课的经验时需要参考我们准备的教案,待到后面熟悉之后才可简单。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看看一些比较好的老师的讲课视频,能够学到一些小技巧。
课中:这是一个重点而又艰难的过程,要把一堂课上好确实不容易。由21天支教的反思而有所感想老师的声音一定要响亮,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只有自己的声音盖过她们,学生的,下面几条则是我支教经验的总结。
1、我觉得上第一堂课不要着急着进入正式的课堂内容,记得我上第一堂课时首先是大家相互熟悉、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这老师将会给学生的有着第一印象的认识,好的印象可能会决定着老师以后上课的纪律、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度,对老师是否喜欢等一些问题。所以作为老师首先穿着要大方得体。
2、老师的声音一定要响亮,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只有自己的声音盖过她们,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向你集中,再加上丰富的表情、肢体的动作效果更佳。
3、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轻易的给学生做出承诺,说话要文明,要求学生做好之前,老师首先以身作则。
4、上课中要知道学生与老师都是主体,所以要多一些互动,别忽略一些学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5、要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每次讲课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前面讲,否则学生的注意力有限,而且重点要反复的强调,以突出重点。
6、对遇上一些模糊的知识,一定要确定是什么了,才能告诉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答案。
7、对于自己准备的教案只供参考,不一定要原原本本的按照教案上的流程,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途中难免发生意外。
8、当学生的纪律影响上课时,尽量可以掩饰过去的就不要停下来,以免打扰到上课的进程,若严重者,该严肃批评时候还是要有威力,但是要注意适度,时时刻刻都要尊重学生。
课后: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上课的接受能力,了解他们的性格,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在课后最好以朋友或(兄弟姐妹)相称,这样会更有亲切感!
在生活上:首先我们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个人的生活琐碎之事要管理好为基。再者作为团队的一员,应尽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沟通是建立心灵的桥梁,各退一步则海阔天空。而作为队长应该妥善安排好大家的生活工作安排,以免有分歧。
尾声:八月二十二日支教迎来了尾声。那个晚上将是展现我们二十一天成果的美好日子,也是我们支教老师与学生们的告别晚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的时刻依然残酷的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留下的也许还有足迹,带走的却只是回忆。我们不希望将曾经在那留下的足迹也一并带走。支教留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在另一个别样的蓝天下,感受了人性的温暖,知识的力量,社会不断进步下依然留下的畸形现象。有了爱的接力棒的传递,每一年都会是崭新的一年!我们无悔于这次经历!
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2013年第一届义务支教闭幕式晚会全体志愿者合影留念
中华正能量公益联合会2013年第一届义务支教闭幕式晚会,当地逾600名老乡观看晚会
现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为什么要支教?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儿需要支教,因为那儿需要帮助。正如“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一样的简单。无论你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要踏踏实实做好支教,真正能发挥出贡献,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在这里,我发表下想法。我觉得支教的人的条件:
一、要有爱心、热心、激情;
二、要有教育别人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有在枯燥简单生活条件里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
长期坚持下去,面对的更多是激情和冲动的过后。落后的村庄、枯燥的生活,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当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与真正乡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径庭!
我们或许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尽力,这样我们心里才能消除些许不安,我们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至少我们可以带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导航。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的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你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
我们没有什么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自己的内心去做,希望自己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是影响一个山区的小孩子,都会让我心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希望自己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
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我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自己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的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COPYRIGHT(C) POSITIVE ENERGY PUBLIC PLATFORM
正能量公益平台 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02196号-2
亿网行网络制作维护 腾媒大数据营销推广支持
电子邮箱:chengui@znlcn.org